国产精品成人99一区无码-国产精品偷窥熟女精品视频-人妻VA精品VA欧美VA-精品久久久久成人码免费动漫

您當前位置:中國菏澤網  >  魯西新區  > 正文

魯西五市聚勢菏澤,共繪產才融合新圖景
——“智匯菏澤·才擎未來”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暨魯西五市產才合作對接交流會側記

作者: 武霈 來源: 牡丹晚報 發表時間: 2025-05-16 09:19

image.png

□記者 武霈

初夏時節,芳菲未盡,綠意盈城,牡丹之都菏澤迎來一場區域協同發展的盛會。5月15日,“智匯菏澤?才擎未來”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暨魯西五市產才合作對接交流會舉行。來自棗莊、德州、聊城、濱州、菏澤等5市的政府代表、高校專家、企業家及行業領軍人才齊聚一堂,圍繞“深化產才融合、共促區域協同”主題,共商產業升級大計,共繪人才發展藍圖。活動通過主旨報告、校地合作簽約、企業家圓桌會議、產業鏈實地調研等環節,推動魯西地區產業與人才“雙向奔赴”,為區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。

區域協同:

五市攜手破題“產才融合”

當前,區域競爭已從單一產業競爭轉向產業鏈生態競爭,產才融合是破題關鍵。魯西地區北連京津冀地區,南接長江經濟帶,中原經濟區、淮海經濟區在此交融,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在此布局,是國家戰略疊加的重點區域。

如何破解產業轉型中的人才瓶頸?怎樣實現區域資源的優化配置?本次交流會給出答案:以“協同”破局,以“融合”聚力。

活動期間,魯西五市人才發展集團共同簽署戰略合作協議,圍繞落實魯西五市人才發展聯盟章程,按照“平等自愿、優勢互補、互利共贏、協同創新”的合作原則,建立長期、穩定、全面的戰略合作關系,整合區域人才資源,形成人才發展協同效應,為魯西地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和智力保障。這一舉措標志著魯西地區在人才聯合培養、科技成果跨區域轉化、產業協同發展等領域深化合作,從“單打獨斗”邁向“抱團發展”的新階段。

單絲不成線,獨木難成林。作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的重要節點城市群,魯西五市產業互補性強,唯有握指成拳,才能在高質量發展中搶占先機。自人才聯盟成立以來,五市在人才合作、產業協同發展上持續發力,構建了人才共育、技術共享、產業共興的協同機制。

回顧過往,五市在人才合作的廣度與深度上邁出堅實步伐:統籌優質教育資源與培訓力量,聚焦重點產業和關鍵領域,定向培育適配人才,精準提升人才供給與產業需求匹配度;圍繞優勢產業開展聯合攻關,加速推動科技成果從“實驗室”走向“生產線”。聯盟成立至今,共簽訂人才合作項目48個,引進各領域高層次人才6000余人,成為推動區域發展的強勁動力。

作為傳統農業大市向新興產業高地轉型的典型,菏澤在生物醫藥、高端化工等領域異軍突起。此次五市聯動,菏澤正以此次活動為契機,打破地域壁壘,構建“人才共引、技術共享、市場共拓”的生態圈。

在人才工作方面,菏澤牢固樹立“人才是第一資源”理念,不斷強化高質量發展的人才支撐,人才隊伍建設實現質和量的雙提升。2024年,菏澤引進各類產業領軍人才223人,新增技能人才3.99萬人,吸引3.8萬余名青年人才在菏就業創業。為持續優化人才發展生態,菏澤相繼推行“電子牡丹惠才卡”、實施“安居工程”、成立“菏澤市人才之家”,發布菏澤人才標識、標語和IP形象……今年,菏澤提出“建設人才友好型城市”的總體工作思路,圍繞“人才總量突破、平臺能級躍升、服務生態一流”的建設目標,聚焦“四個友好”,實施“十大行動”,持續提升城市人才吸引力,全力推動人才與產業“雙向奔赴”。

五市攜手,不僅探索構建魯西一體化人才發展生態路徑,更在前沿領域激蕩創新火花。活動期間,來自中國科學院、暨南大學、齊魯醫藥學院等高校的專家,圍繞高端化工、生物醫藥、AI賦能等領域進行主旨演講,展開深度對話。

“聚烯烴具有無可替代的社會價值,其中α-烯烴應用領域廣泛,我們要把‘研究成果’轉化為‘產業技術’,才能為魯西五市在產業協同發展上提供智力支撐。”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二級研究員孫文華以《乙烯下游高附加值產品與新型催化劑體系》為題作報告,這一觀點引發在場企業家的強烈共鳴。

“校地聯姻”

構筑產學研用一體化生態

高校是產才融合的“動力源”。活動期間,深化魯西五市產才合作和校地融合發展對接交流會舉行,來自山東大學、山東科技大學、齊魯工業大學、聊城大學、棗莊學院、德州學院、山東航空學院等高校的相關負責同志,就“校地融合發展、校友經濟驅動、五市產才合作”等方面與魯西五市進行交流發言,共同探討產才融合、校地合作的實踐與創新路徑。

“菏澤的企業與山大精準對接,結合產業特點,企業需要哪個學科就對接哪個學科的教授,以此解決企業的科技難題。”交流會上,山東大學服務山東辦公室、合作發展部五級職員于德寧分享了在產才合作、校地融合方面的創新成果與經驗。據介紹,圍繞產業合作和人才培育,山東大學與菏澤開展了一系列深度合作:與菏澤一中等中學強化合作,加快人才培育;與金博利達合作研發高效實用型機械設備,推動成果轉化;與堯舜生物共建實驗室,加強科研合作交流,實現優勢互補、資源共享,助力牡丹產業轉型升級……圍繞魯西五市協同發展,山東大學將加大校地、校企合作力度,尤其是聚焦菏澤的產業特點,助推打造“231”主導產業集群。

“今年我們與鄆城縣開展深度校地合作,簽署了一攬子協議。同時,探索成立校友經濟研究院,以此反哺母校,促進地方經濟發展。”山東科技大學濟南校區黨委副書記兼學團工作部主任毛慶東說。

建立更加緊密的產學研合作關系,實現資源共享,不僅能優化區域人才發展環境,還能幫助企業解決技術研發、技術改造等問題,共同賦能產業發展。此次智慧碰撞,進一步推進校地企深度合作,打通教育、人才、產業、創新協同發展通道,實現高校人才培養體系、科研創新成果與地方產業發展需求精準匹配,打造區域產才合作與校地融合發展的創新樣板。

風起黃河畔,弄潮正當時。這場跨越五市的“產才之約”,正在書寫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。當產業與人才的雙螺旋結構緊密交織,一幅“才聚產業興,業興人才聚”的壯麗畫卷,已然在魯西大地徐徐展開。

責任編輯:
分享到:
中共菏澤市委網信辦主管 菏澤日報社主辦| 新聞刊登批準文號:魯新聞辦[2004]20號 | 互聯網信息服務許可證:37120180017
網站備案號:魯ICP備09012531號 | 魯公網安備 37172902372011號
Copyright© 2004-2012 heze.cn All rights reserved.中國菏澤網